阿尔茨海默病(AD)是痴呆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目前是美国第六大致死疾病(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21年)。该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每年给美国带来约3000亿美元的经济负担(Wong,2021年)。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严重破坏性,患者初期表现为记忆衰退,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决策能力、推理能力和执行功能障碍。最终疾病会引发吞咽困难,导致吸入性肺炎(食物/液体误入肺部引发感染)并可能致命(梅奥诊所,2021年)。当前科研人员正致力于揭示疾病成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案。本文将系统解析阿尔茨海默病的现有研究成果。
首先探讨疾病成因。学界确认多个风险因素与AD相关,首要风险因素是年龄增长。65岁后每五年患病率将翻倍,不过也存在30-60岁的早发病例(约占总体病例的5%-10%)(《阿尔茨海默病成因》,2019年)。
基因构成是另一重要因素。多项研究证实APOE基因(参与脂质运输与代谢)与AD风险关联最为密切。每个人携带两个APOE基因,存在三种可能变体:APOE2变体具有保护作用,APOE3是最常见的中性变体,而APOE4变体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阿尔茨海默病遗传学事实手册》,2019年)。
当前学界尚未完全明确引发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具体机制,但已提出多个假说(详见第二部分)。虽然尚无特效药物能阻止疾病进展,但已有明确预防措施:规律运动、健康饮食、社交活动和优质睡眠均被证实具有保护作用(Mattson,2004年;Sadeghmousavi等,2020年)。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