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损失不仅是耳朵的问题——它会深刻影响社交生活、情绪健康甚至记忆力。
日内瓦大学的新研究发现,听力损失会导致记忆衰退加速,尤其对感到孤独的人群影响显著。这项基于欧洲3.3万名老年人的数据研究已发表在《自然·心理学交流》期刊。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球将有25亿人出现听力损失,6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四分之一存在严重听力问题。这种感官障碍不仅导致交流困难,还被证实会增加2-3倍的认知衰退风险。
日内瓦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同时评估听力损失与孤独感的双重影响。他们利用始于2002年的欧洲健康、老龄化和退休调查(SHARE)数据,追踪12国3.3万名50岁以上参与者每两年的健康状况及记忆测试结果。
研究发现将人群分为三组后出现显著差异:
- 社会孤立且感到孤独者
- 非社会孤立但存在情绪孤独者
- 社会孤立但无情绪孤独者
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二组人群:虽然保持社交联系却持续感到孤独的个体,在伴随听力损失时记忆衰退速度最快。研究人员认为,这种隐性孤独可能削弱个体应对听力障碍的能力,最终形成"社交退缩-记忆恶化"的恶性循环。
这项研究强调双重干预的重要性:早期使用助听器等听力补偿措施,配合情感支持能有效延缓认知衰退。特别是那些已融入社交网络却存在隐性孤独的群体,改善听力可能成为维持记忆健康的突破点。
研究团队指出,感官健康与心理状态的协同管理,是维持老年认知功能的关键。此前已有研究显示真菌感染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以及新冠感染对认知功能的长期影响,提示我们需要更系统地维护神经系统健康。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