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加拿大卫生研究所资助、莱斯布里奇大学和麦吉尔大学共同开展的研究表明,大麻二酚(CBD)在减轻与衰老相关的炎症和认知衰退方面展现出"显著前景"。
研究团队以老年小鼠为对象,检测长期服用CBD对记忆、运动控制和协调能力的影响。这些功能分别对应大脑的多个关键区域。发表于《衰老神经科学前沿》期刊的报告显示:"CBD治疗对由内嗅皮层介导的物体记忆过程和以海马体为中心的空间记忆功能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特别指出,CBD治疗组小鼠的脑部病理结果显示,包括海马体在内的特定区域炎症显著降低。海马体作为记忆和学习的核心区域,其炎症反应已被证实与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
研究采用19只老年小鼠进行对照实验,其中10只每日接受CBD治疗,9只为安慰剂对照组,持续周期为7个月。实验包含多项行为测试:通过"新物体识别"测试评估视觉记忆,使用平衡木任务检测运动协调能力,并通过情境恐惧条件反射测试探究记忆保留能力。结果显示,CBD治疗组在新物体识别和空间学习任务中表现更优,证实其对物体记忆和空间记忆的改善作用。
研究团队强调:"CBD通过调控脑部炎症反应,能够有效改善与衰老相关的认知衰退。"研究同时推测,若使用含四氢大麻酚(THC)和萜烯类物质的复合提取物,可能会产生更强的治疗效果。这与另一项获得联邦资金支持的研究发现相呼应——大麻使用者在多个认知领域展现出"优越表现"。
此前多项研究已证实大麻类物质的潜在医疗价值:2023年研究显示医用大麻对慢性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急性影响极小;2024年4月的临床数据显示,癌症患者使用医用大麻后思维清晰度提升并可有效管理疼痛;针对精神病风险人群的两年追踪研究显示,规律使用大麻未引发精神病症状,反而与认知功能小幅提升相关。美国医学会2024年发布的超6300万参保者数据分析表明,大麻合法化州未出现精神病相关诊断增加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研究更发现大麻可能增强工作记忆,且长期使用不会改变大脑基础结构。这些科学证据逐渐改变了公众对大麻的认知,证明某些传统担忧可能被过度放大。不过研究团队也明确指出,大麻类物质的长期效应仍需更多严谨研究验证。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