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认知要点
经Angela Ryan Lee医学博士审核 — 作者Adam Felman于2025年9月3日撰写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一种心脏充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在HFpEF患者中,心脏射血能力保持正常,但因心肌僵硬导致舒张期充盈障碍,引发液体潴留、呼吸困难和下肢水肿等症状。
心力衰竭的本质是心脏泵血功能减退,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这种状态可能由多种病理过程引发,而射血分数的测定是关键评估指标。射血分数反映左心室收缩时泵血的力量强度。某些类型如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表现为心脏收缩无力,而HFpEF则呈现左心室泵血力度正常但舒张功能受损的特点。
HFpEF与HFrEF的病理差异
HFpEF的特征在于左心室射血分数≥50%。这类患者心脏收缩力正常,但存在舒张期充盈障碍。随着病情进展,静息状态下的心脏压力异常会逐渐显现。研究显示超过半数心衰患者属于HFpEF类型。
与HFrEF的关键差异在于心肌结构变化:HFpEF导致心肌增厚僵硬,影响舒张期充盈;HFrEF则表现为心肌变薄扩张,收缩效能降低。前者射血分数维持50%以上,后者则低于40%。在美国,HFpEF的发病率已超过HFrEF且呈持续增长趋势。
病因特征
HFpEF的成因具有复杂性,常由多种慢性疾病共同作用所致:
- 年龄因素:65岁以上老年人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90岁以上心衰患者中占绝对多数
- 代谢综合征:包括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
- 心血管疾病:房颤、冠心病、高血压
- 其他系统疾病:慢性肾病、贫血、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
衰老过程本身即可引发心肌纤维化、心包脂肪沉积及微血管功能障碍等病理改变,进一步加剧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包括:
- 运动耐量下降
- 劳力性呼吸困难(最常见)
- 极度疲劳
- 下肢凹陷性水肿
- 脑雾
- 昼尿减少夜尿增多
- 右上腹胀痛(提示肝淤血)
- 食欲减退伴恶心
- 运动诱发胸痛
诊断要点
HFpEF诊断需综合多项指标:
- 典型心衰症状
- 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反映心脏应激状态)
- 超声心动图显示射血分数正常(≥50%)但充盈异常
- 排除其他相似疾病(如冠心病、瓣膜病等)
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
- 超声心动图
- 核素心室造影(MUGA)
- 心脏CT/MRI
- 右心导管检查
治疗策略
治疗目标包括: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率、治疗共患病。
1. 生活方式干预
- 规律有氧运动
- 体重管理(尤其超重/肥胖患者)
- 限制钠摄入(如DASH饮食法)
2. 药物治疗
- 利尿剂:缓解液体潴留
- 降压药物:包括ARNI(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MRA(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 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可降低住院率并改善预后
3. 特殊治疗
- 姑息治疗:维持生活质量
- CardioMEMS无线监测系统:用于频繁住院患者肺动脉压监测
- 急性失代偿期处理:包括无创通气、强效利尿剂、静脉降压药物及肾脏替代治疗
疾病管理要点
HFpEF作为老龄化相关疾病,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案强调综合管理,需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共患病进行系统干预,同时注重生活方式调整和急性事件预防。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