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眼部健康预示着大脑健康状况
最新研究发现,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可能预示早期阿尔茨海默病。这项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期刊的研究显示,视网膜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与大脑组织具有相同的细胞特性。该研究共同作者、杰克逊实验室神经科学家Alaina Reagan博士解释:"视网膜本质上就是暴露在外的大脑组织,通过瞳孔这道'窗口',我们能直接观察神经元、免疫细胞等关键结构的病理变化。"
研究团队发现,携带MTHFR677C>T基因突变的小鼠在6月龄(相当于人类20岁)时即出现视网膜血管异常,表现为血管扭曲、动脉狭窄肿胀以及分支减少等特征。这些血管异常可能导致湍流性血流,进而引发血压波动、弹性蛋白降解和血管内皮剪切应力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雌性小鼠比雄性表现出更严重的血管密度下降,这与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统计的女性患病风险数据相吻合。
临床转化前景
Reagan博士指出:"5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屈光检查时,眼科医生若发现视网膜血管异常,可能预示大脑存在早期神经退行性病变。这将使诊断窗口提前20年,为干预提供黄金时机。"目前研究团队已与缅因州阿卡迪亚医院合作,验证MTHFR677C>T基因突变与人体视网膜血管变化的关联性。
该研究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筛查提供了非侵入式新方案,但研究团队强调,相关结论需经临床试验验证。建议公众在进行眼部检查时,可向专业医师咨询视网膜血管健康与脑部疾病风险的关联性。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