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对健康与退休研究(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数据的分析发现,研究开始时生活目标感更强的个体在长达15年的随访期内发展为认知障碍的可能性更低。该论文发表在《美国老年精神病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上。
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可能会经历记忆力、注意力和处理速度等认知能力的逐渐下降。这种下降是衰老的自然部分,但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在个体间差异很大。研究已确定许多可能加速认知下降的因素,包括压力、久坐行为、不良饮食和有限的社会参与。
如今,这一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人们的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长。随着预期寿命的提高,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导致更多人经历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变化。因此,预防或延缓认知下降的话题正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研究作者尼古拉斯·C·霍华德(Nicholas C. Howard)及其同事希望探索生活目标与轻度认知障碍或痴呆风险之间的关联。生活目标被定义为一个人从生活经历中获取意义并理解生活的能力。
先前的研究已经报道,生活目标与阿尔茨海默病(一种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风险降低相关。然而,大多数这些研究集中在70岁或以上的个体,或在较小的参与者群体中进行。这项新研究的作者希望在美国一个大型、多样化的基于人群的队列中验证这一发现。
他们分析了健康与退休研究的数据,重点关注2006年至2020年间接受评估的个体。健康与退休研究由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赞助,由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进行。
这些研究人员分析了13,765名至少45岁且在研究开始时认知表现正常的个体的数据。他们使用了参与者基线时的生活目标数据、随访期间是否发展为认知障碍、载脂蛋白E基因分型(APOE genotyping)以及各种其他人口统计学和心理特征数据。
APOE基因分型是一种基因检测,用于确定一个人携带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的版本。这被用于评估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因为已知携带该基因的APOE E4变异体会增加风险,特别是如果一个人从父母双方都遗传了这种变异体(即,如果他们是该基因变异的纯合子)。
结果显示,在长达15年(中位数为8年)的随访期内,13%的参与者发展为认知障碍。与生活目标感较弱的同龄人相比,研究开始时生活目标感更强的参与者发展为认知障碍的可能性更低。
在考虑性别、基线年龄、抑郁、教育水平和种族/族裔后,生活目标感最强的参与者风险仍然降低了约28%。即使考虑参与者是否携带APOE E4基因变异体,这种关联仍然显著。
"较高的生活目标感(PiL)与认知障碍发展风险降低约28%以及认知障碍发病时间延迟相关,这种关联在所研究的种族/族裔群体中普遍存在,甚至在那些具有痴呆遗传风险的人群中也是如此。这些发现表明,培养生活目标感有可能降低认知障碍和痴呆风险,"研究作者总结道。
该研究有助于科学理解影响认知下降的因素。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的设计不允许进行明确的因果推断。虽然较强的生活目标感可能保护 against 认知下降,但也有可能是早期未检测到的脑部变化导致生活目标感降低(反向因果关系),或者另一个未测量的因素同时导致较强的生活目标感和对认知下降的保护。
该论文《生活目标降低美国基于人群队列中认知障碍的风险》由尼古拉斯·C·霍华德(Nicholas C. Howard)、叶卡捷琳娜·S·格拉西莫夫(Ekaterina S. Gerasimov)、托马斯·S·温戈(Thomas S. Wingo)和阿利扎·P·温戈(Aliza P. Wingo)撰写。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