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脏正常工作时,电信号会引发血液以规律节奏泵送。而心房颤动(AFib或AF)患者的正常心律因电信号紊乱而变得不规则,导致心脏上部腔室(心房)产生无序颤动,这会阻碍血液高效泵出心脏。血液滞留可能形成血栓,进而引发严重后果。
AFib可能导致包括血栓性中风在内的严重并发症。华盛顿大学血液科医学教授、国家血栓联盟(NBCA)医学与科学咨询委员会成员David Garcia医生指出,AFib患者的心房颤动会增加血栓风险,血栓若随血流进入大脑可能阻断供血,导致脑细胞死亡和不可逆损伤。
美国约260万人受AFib影响,预计2050年患者数将升至1200万。40岁以上人群终身患病风险达1/4,肥胖和高血压等因素会通过改变心脏结构增加发病风险。尽管AFib本身通常不直接危及生命,但其并发症包括:年住院人数近35万、心力衰竭及其它心脏疾病,而最严重的是中风——近1/6的中风由AFib引发,患者中风风险是非患者的5倍,AFib相关中风的致死率与致残率均为普通中风的2倍。
降低血栓和中风风险是AFib治疗的核心目标。医生可能开具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统称"血液稀释剂")预防血栓形成。传统药物需定期验血监测,而新型药物则无需频繁检查。此外,通过控制心率或心律(如电复律、导管消融术)可改善异常心跳。患者应与医生共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AFib症状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但仍存在中风风险。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头晕、呼吸困难、胸痛、乏力、眩晕、出汗等。
患者应主动与亲友及医疗团队沟通健康状况。若确诊AFib,需询问医生是否已采取所有可能措施降低中风风险。唯有医患协作方能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