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患者一年内停用热门减肥药: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研究揭示
丹麦奥胡斯大学临床流行病学系及奥胡斯大学医院的首席研究员Reimar W. Thomsen教授指出:"这种药物持续治疗对维持减重效果至关重要,停药会导致食欲控制的全部益处消失。"
研究表明,新一代抗肥胖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s)虽在减重方面效果显著,但丹麦非糖尿病患者群体中半数使用者在启动司美格鲁肽治疗一年内停止用药。这项覆盖全国健康登记数据的研究将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公布。
研究团队追踪了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0月1日期间丹麦77,310名首次使用司美格鲁肽的非糖尿病成人患者。数据显示,中位年龄50岁的群体中72%为女性,53%(40,262人)在一年内停药,停药率随治疗周期显著上升:3个月时18%、6个月31%、9个月42%。
停药三大主因
1. 成本制约
- 年轻群体(18-29岁)较45-59岁人群停药率高48%
- 低收入地区患者较富裕地区停药率高14%
- 药物最低剂量年成本达2000欧元(2025年数据)
2. 副作用易感性
- 胃肠道疾病史者停药风险高9%
- 精神疾病用药史者停药风险高12%
- 心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病患者停药风险增加约10%
3. 性别差异
男性较女性停药率高12%,这可能与女性使用GLP-1RAs减重效果更显著相关。
研究启示
托姆森教授强调:"肥胖相关并发症患者往往最能从治疗中获益,但同时又最易因副作用停药。考虑到欧洲超半数人口超重或肥胖,亟需针对性干预措施提升治疗依从性,这将直接影响公共健康成果和生活质量改善。"
研究局限性
- 缺乏具体BMI值等人体测量数据
- 无法获取个人收入、保险覆盖及自费支付信息
- 胃肠道副作用等轻度不良反应被低估
- 无法评估实际减重效果
该研究揭示了抗肥胖药物在真实世界应用中的重大挑战,提示需通过费用减免、副作用管理及个性化治疗方案等综合措施提升治疗持续性。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