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罗奇医生:
我今年76岁,去年被诊断出窦房结功能障碍(sinus node dysfunction),此前曾多次出现“神志不清”的症状(姑且这么称呼)。我无法向自己解释这些情况,更不用说向他人解释,以免他们认为我疯了,直到有一次我昏倒了。这让我很害怕,我告诉了丈夫,他立即为我预约了医生。
聪明的医师助理将我转诊给一位心脏病专家,让我佩戴了两周的心脏监测仪。在此期间,我又出现了一次症状,持续了七秒,心脏病专家非常担忧。我立即被安排进行起搏器手术。
您能否讨论一下窦房结功能障碍,并解释其成因?——G.W.T.
罗奇医生回答:
心脏的“窦房”与鼻子无关;它是右心房中的一个结构,血液从腔静脉(venae cavae)流入心脏。该结构包含一个称为“窦房结”(sinus node)或“窦房结”(sinoatrial node)的部位,作为心脏的天然起搏器。
如果窦房结产生电脉冲但传导不良,会导致窦房阻滞(SA block)。窦房结可能跳动过慢(窦性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rdia),或可能暂时甚至永久停止产生脉冲(窦性停搏和窦房结停顿,sinus pauses and sinus arrest)。所有这些情况均归入“窦房结功能障碍”这一总称(过去称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因其常伴随心跳过快的时期)。
当窦房结无法提供脉冲时,心脏中的其他起搏器通常会提供“逸搏”(escape beat),从而避免“神志不清”的症状。有些人将此描述为疲劳或头晕。如果没有逸搏,您就会像您那样出现窦性停搏。当窦性停搏时间过长时,人通常会晕厥(syncope)。
我有一位住院医师同事曾接到主治心脏病专家的紧急电话:专家在监测一位住院患者的心脏数据时,发现窦性停搏持续了17秒。(我仍记得专家惊呼:“天哪!这患者还活着吗?”我的同事吓得立刻冲到患者床边——幸运的是,患者安然无恙。)
植入永久起搏器是窦房结功能障碍的确定性治疗方法,但并非所有人都需要。同样重要的是排查加重因素(尤其是药物,但也包括甲状腺疾病、心脏动脉阻塞、肝病和缺氧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窦房结功能。
这些诱因可能导致窦房结区域及其传导组织的纤维化,使疾病显现症状。大多数情况下,窦房结功能障碍找不到具体病因,但系统性疾病如淀粉样变性(amyloidosis)、结节病(sarcoidosis)和血色病(hemochromatosis)是罕见原因。
尊敬的罗奇医生:
何时咳嗽被视为慢性?——B.B.A.
罗奇医生回答:
我们有正式医学界定:急性咳嗽持续不足三周,最常见原因为感染——包括病毒性(如感冒、流感、支气管炎)和细菌性(如支气管炎、肺炎)。亚急性咳嗽持续三至六周,感染后气道刺激是常见诱因,但哮喘和慢性鼻炎也较普遍。
慢性咳嗽持续超过六周,常见原因包括哮喘、胃食管反流病(GERD)及鼻后滴漏。此外,还应考虑药物因素(如ACE抑制剂)、嗜酸性细胞性支气管炎,以及某些慢性感染(如百日咳或结核病)。
罗奇医生遗憾无法回复个人来信,但会尽可能在专栏中纳入读者问题。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