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具有极强侵袭性且治疗困难,最新研究为这种致命疾病提供了突破性治疗方案。
密西西比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通过糖类物质包裹载有抗癌药物的纳米颗粒,可显著提升对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先进医疗材料》期刊。
"这种癌症对传统疗法不敏感,因为它既不表达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也不表达HER2蛋白。这种特性使其特别容易攻击年轻女性和非洲裔女性群体。"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助理教授Eden Tanner指出,"这迫使我们必须创新治疗思路。"
据统计,超过10%的乳腺癌确诊患者属于三阴性类型。该癌症治疗难度大主要因其不会过度分泌雌激素、孕激素或HER2蛋白,这些常规药物靶点的缺失使治疗成功率大幅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密西西比州的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率高达37%,显著高于全美17%的平均水平。这种高侵袭性癌症的死亡率因此居高不下。
研究团队创造性地利用该病的代谢特征开发了新型药物递送系统。"我们发现所有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癌细胞表面过度表达葡萄糖转运蛋白。"Tanner教授解释道,"癌细胞嗜糖如命,我们就此设计了'糖衣陷阱'。"
具体实施方法由化学专业学生Mira Patel参与验证:将抗癌药物封装在纳米颗粒中,外层包覆葡萄糖。注射入血液后,这些糖衣纳米颗粒可借助红细胞和白细胞进行运输,最终通过癌细胞的葡萄糖转运系统进入病灶部位。
"由于癌细胞表面GLUT转运蛋白高度表达,糖衣纳米颗粒与癌细胞具有天然亲和力。"Patel解释说,"这种递送方式既能有效杀灭癌细胞,又避免伤害健康细胞。"
研究显示该技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除乳腺癌外,该靶向机制还可用于治疗其他高葡萄糖转运疾病。"虽然尚未进行临床验证,但有充分理由相信该技术对结肠癌、脑癌和脂肪肝等疾病同样有效。"Tanner强调,"考虑到本州三阴性乳腺癌的高发态势,这项研究可能挽救大量生命。"
"我们的研究始终以服务密西西比居民为首要目标。"Tanner补充道,"希望这项科技创新能切实改善本州居民的健康状况。"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