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发作 - 症状与病因 - 梅奥诊所Heart attack - Symptoms & causes - Mayo Clinic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mayoclinic.org美国 - 英语2025-08-11 18:51:17 - 阅读时长6分钟 - 2993字
本文详细阐述了心脏病发作的医学定义、临床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等典型与非典型表现)、病理机制(如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风险因素(年龄、吸烟、高血压等)、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预防策略(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特别强调了急性发作时的紧急处置流程和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心脏病发作症状病因风险因素并发症预防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痉挛心肺复苏术
心脏病发作 - 症状与病因 - 梅奥诊所

概述

当流向心脏的血液严重减少或完全阻塞时,就会发生心脏病发作。这种阻塞通常由脂肪、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在冠状动脉内的堆积引起。这些脂肪性胆固醇沉积物被称为斑块,其堆积过程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有时,斑块会破裂并形成血栓,阻断血流。血流中断会导致心肌受损或坏死。

心脏病发作

当向心脏输送血液和氧气的动脉被阻塞时,就会发生心脏病发作。脂肪和胆固醇沉积物长期堆积在心脏动脉内形成斑块。如果斑块破裂,可能会形成血栓。血栓可能阻塞动脉,导致心脏病发作。在心脏病发作期间,血流中断会导致心肌组织死亡。

心脏病发作的另一个术语是心肌梗死。

心脏病发作需要立即治疗以防止死亡。如果您怀疑自己可能发生心脏病发作,请立即拨打911或急救电话。


症状

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各不相同。有些人症状轻微,有些人症状严重,有些人甚至没有症状。

常见的心脏病发作症状包括:

  • 胸痛可能表现为压迫感、紧缩感、疼痛、挤压感或钝痛
  • 疼痛或不适感可能扩散到肩部、手臂、背部、颈部、下颌、牙齿或上腹部
  • 冷汗
  • 疲劳
  • 烧心或消化不良
  • 头晕或突然眩晕
  • 恶心
  • 呼吸急促

女性可能会出现非典型症状,如颈部、手臂或背部短暂的锐痛。有时,心脏病发作的第一个征兆就是突发心脏骤停。

有些心脏病发作是突然发生的。但许多人会在发作前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出现预警信号和症状。休息后仍持续存在的胸痛或压力感(心绞痛)可能是早期预警信号。心绞痛是由心脏血流暂时减少引起的。

更多信息

  • 心脏病发作症状

何时就医

如果您怀疑自己正在发生心脏病发作,请立即寻求帮助。采取以下步骤:

  • 拨打急救电话:如果您怀疑自己正在发生心脏病发作,请立即拨打911或当地的急救电话。如果没有急救医疗服务,应让他人驾车送您到最近的医院。只有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才可自行驾车。
  • 服用硝酸甘油(如医生处方):按指示在等待急救时服用。
  • 服用阿司匹林(如建议):在心脏病发作期间服用阿司匹林可能通过防止血液凝结减少心脏损伤。但阿司匹林可能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除非医护人员建议,否则不要服用。不要为了服用阿司匹林而延误拨打急救电话,应优先呼叫急救服务。

如果发现他人可能发生心脏病发作

如果有人失去意识且您怀疑他们正在发生心脏病发作,请首先拨打911或当地急救电话。然后检查该人是否呼吸并有脉搏。如果该人没有呼吸或您无法检测到脉搏,此时应开始心肺复苏术(CPR)。

  • 如果您未接受过CPR培训,请进行仅按压式CPR。即以每分钟100到120次的频率用力快速按压患者的胸部。
  • 如果您接受过CPR培训且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可在进行两次人工呼吸前先进行30次胸部按压。

病因

冠状动脉疾病导致大多数心脏病发作。在冠状动脉疾病中,一条或多条心脏(冠状)动脉被阻塞。这通常是由称为斑块的胆固醇沉积物引起的。斑块会缩小动脉,减少流向心脏的血液。

如果斑块破裂,可能会在心脏内形成血栓。

心脏病发作可能由心脏(冠状)动脉完全或部分阻塞引起。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心电图(ECG或EKG)是否显示特定变化(ST段抬高)来判断是否需要紧急侵入性治疗。您的医疗护理提供者可能会使用ECG结果来描述这些类型的心脏病发作。

  • 急性完全阻塞中型或大型心脏动脉通常意味着您发生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 部分阻塞通常意味着您发生了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然而,某些NSTEMI患者实际上存在完全阻塞。

并非所有心脏病发作都是由动脉阻塞引起的。其他原因包括:

  • 冠状动脉痉挛:这是指未被阻塞的血管发生严重收缩。该动脉通常存在胆固醇斑块,或由于吸烟或其他危险因素导致血管早期硬化。冠状动脉痉挛的其他名称包括普林茨金属心绞痛(Prinzmetal's angina)、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或变异型心绞痛。
  • 某些感染:如新冠(COVID-19)和其他病毒感染可能造成心肌损伤。
  •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CAD):这种危及生命的状况是由心脏动脉内壁撕裂引起的。

风险因素

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因素包括:

  • 年龄:45岁及以上的男性和55岁及以上的女性发生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高于年轻男女。
  • 烟草使用:包括吸烟和长期接触二手烟。如果您吸烟,请戒烟。
  •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害通向心脏的动脉。与肥胖、高胆固醇或糖尿病等其他状况伴随出现时,高血压会进一步增加风险。
  • 高胆固醇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坏胆固醇")水平过高最可能导致动脉狭窄。某些称为甘油三酯的血液脂肪水平过高也会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如果您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好胆固醇")水平处于标准范围内,心脏病风险可能会降低。
  • 肥胖: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和坏胆固醇以及低水平的好胆固醇相关。
  • 糖尿病:当身体无法产生称为胰岛素的激素或无法正确使用时,血糖会上升。高血糖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 代谢综合征:这是以下至少三种情况的组合:腹部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血压、低水平的好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和高血糖。患有代谢综合征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是没有该症的两倍。
  • 心脏病发作家族史:如果兄弟姐妹、父母或祖父母在55岁前(男性)或65岁前(女性)发生早期心脏病发作,您的风险可能增加。
  • 缺乏运动:缺乏身体活动(久坐生活方式)与心脏病发作风险较高相关。规律运动可改善心脏健康。
  • 不健康饮食:高糖、动物脂肪、加工食品、反式脂肪和盐分的饮食会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多吃水果、蔬菜、纤维和健康油脂。
  • 压力:情绪压力,如极端愤怒,可能会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
  • 非法药物使用:可卡因和安非他命是兴奋剂。它们可能引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脏病发作。
  • 子痫前期病史:这种疾病会导致孕期高血压。它会增加终身心脏病风险。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狼疮等疾病会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

并发症

心脏病发作的并发症通常与心肌损伤有关。潜在的心脏病发作并发症包括:

  • 心律不齐:心脏损伤会影响电信号在心脏内的传导,导致心跳变化。某些心律不齐可能很严重且致命。
  • 心源性休克:这种罕见状况发生在心脏突然无法泵血时。
  • 心力衰竭:大量心肌组织损伤可能导致心脏无法泵血。心力衰竭可能是暂时的或长期存在的(慢性)。
  • 心包炎:有时心脏病发作会引发错误的免疫系统反应。这种情况可能被称为德雷斯勒综合征(Dressler syndrome)、心肌梗死后综合征或心脏损伤后综合征。
  • 心脏骤停:心脏突然停止。心脏信号的突然变化导致心脏骤停。心脏病发作会增加这种危及生命的状况风险。如果没有立即治疗,可能导致死亡(心源性猝死)。

预防

预防心脏病发作永远不会太晚——即使您已经发生过心脏病发作。以下是预防心脏病发作的方法: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通过健康饮食保持理想体重。定期锻炼和管理压力。
  • 管理其他健康状况:某些状况,如高血压和糖尿病,可能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询问您的医疗护理提供者需要多久进行一次体检。
  • 按指示服用药物:您的医疗护理提供者可能会开具保护和改善心脏健康的药物。

学习正确的心肺复苏术(CPR)也很重要,这样您可以在他人发生心脏病发作时提供帮助。建议参加获得认证的急救培训课程,包括心肺复苏术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

更多信息

  • 心脏病发作预防:是否应避免二手烟?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冠状动脉疾病(CAD):症状与治疗冠状动脉疾病(CAD):症状与治疗
  • 动脉疾病 - 动脉粥样硬化与流行病学因素动脉疾病 - 动脉粥样硬化与流行病学因素
  • 镰状细胞病患者中风风险及其管理镰状细胞病患者中风风险及其管理
  • 心血管疾病:类型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类型与治疗
  • 了解阿尔茨海默病:基础知识了解阿尔茨海默病:基础知识
  • 冠状动脉疾病 - 心脏健康指南 | 泰国BNH医院冠状动脉疾病 - 心脏健康指南 | 泰国BNH医院
  • 痴呆症 - 症状与病因痴呆症 - 症状与病因
  • 心力衰竭 - 症状与病因 - 妙佑医疗国际心力衰竭 - 症状与病因 - 妙佑医疗国际
  • 心脏病 - 症状与病因 - 梅奥诊所心脏病 - 症状与病因 - 梅奥诊所
  • 臭氧污染与高温共同暴露显著增加年轻人心脏病发作风险臭氧污染与高温共同暴露显著增加年轻人心脏病发作风险
  • 什么是心血管疾病?什么是心血管疾病?
  • 阿尔茨海默病 - 症状与病因 - 梅奥诊所阿尔茨海默病 - 症状与病因 - 梅奥诊所
  • 轻度认知障碍 (MCI):症状与治疗轻度认知障碍 (MCI):症状与治疗
  • 心血管疾病4.03心血管疾病4.03
  • 心脏病与女性心脏病与女性
  • 获得性心脏病——风险因素与预防获得性心脏病——风险因素与预防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