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临床阿尔茨海默病(AD)目前以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认知障碍为特征。但大多数AD病例的尸检显示存在多种神经病理改变。本研究分析了四个队列(n=2,139)的血浆蛋白质组,发现β-淀粉样病变及tau、路易体、TDP43等病理特征与血浆蛋白的关联性。脑-血关联分析显示,认知功能相关的半数蛋白与脑病理无直接关联,提示外周因子对AD表型的潜在贡献。靶向这些外周蛋白可能改变AD风险或疾病进程。
主要发现
根据2024年阿尔茨海默协会工作组修订的诊断标准,AD临床诊断基于脑β-淀粉样病变和认知障碍。但AD脑组织尸检显示多数病例存在多种共病神经病理改变。本研究通过分析约7,000种血浆蛋白,揭示了以下关键关联:
- β-淀粉样病变:SPC25、PHGDH等4种蛋白在四个队列中均显著关联。Meta分析显示214种蛋白与β-淀粉样病变显著相关,其中131种呈正相关(如突触相关蛋白),83种呈负相关(如代谢通路蛋白)。APOE ε4基因型解释了约75%的蛋白关联性。
- 认知功能:NPTXR是四个队列中唯一跨队列显著关联的突触蛋白。VAT1和APLP1与认知功能正相关,ACHE和SPC25呈负相关。42%的认知相关蛋白同时与β-淀粉样病变相关。
- 其他神经病理:约半数认知相关蛋白与ROSMAP队列的Lewy体、TDP43等病理无直接关联,提示外周机制的重要性。
- 认知下降风险:ECM、免疫和突触相关蛋白在纵向分析中预示认知衰退风险。COL10A1、EPHA2等蛋白在ARIC和AGES-Reykjavik队列中验证。
结果
血浆蛋白与β-淀粉样病变的关联
在2,645份血浆样本分析中,SomaScan平台定量了6,345种蛋白。四个队列(Bio-Hermes、Emory GADRC、ROSMAP、Emory Other)的β-淀粉样病变评估方法包括PET成像、脑脊液pTau217、尸检斑块负荷等。关键发现:
- SPC25 是最强关联蛋白(Meta分析Q值<0.05)
- 正相关蛋白富集于突触及细胞外基质(ECM)通路
- 负相关蛋白富集于代谢和蛋白质稳态通路
调整APOE ε4后,56种蛋白仍显著关联,其中CPLX2保持最强关联。与AGES-Reykjavik血清蛋白组数据对比显示,约50%的β-淀粉样病变相关蛋白在血浆-血清间具有可重复性。
血浆蛋白与脑斑块的交叉验证
通过质谱分析,425种脑斑块富集蛋白中有17种(如SMOC1、SPON1)与血浆蛋白一致,但APOE、HTRA1等呈现相反趋势。在ROSMAP队列中,150种血浆蛋白与脑蛋白正相关(如补体、高密度脂蛋白通路),87种负相关(如自噬、高尔基体通路)。
认知功能的蛋白质关联
使用MMSE、MoCA等评估认知功能:
- VAT1 和 APLP1 与认知功能正相关(Q<0.05)
- ACHE 和 SPC25 呈负相关
- 正向通路富集于蛋白质翻译和线粒体功能,负向通路涉及炎症和ECM重塑
在调整β-淀粉样病变后,11种蛋白(如APOA4、RAB1A)在ROSMAP队列中与脑蛋白水平交叉验证。
血浆蛋白网络与多模态关联
构建包含27个模块的共表达网络:
- M16(胆固醇/脂质/APOE)与β-淀粉样病变最强关联
- M7(蛋白质折叠/伴侣蛋白)和M13(泛素连接酶)与认知功能相关
- M18(凝血/补体)与认知衰退风险相关
跨模态分析显示,血浆与脑脊液模块(如M33氧化还原信号)具有更强重叠性,但突触蛋白方向在血浆和脑脊液间存在矛盾。
讨论
研究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多维度病理的外周表征:
- ECM通路:SMOC1、SPON1等蛋白既与β-淀粉样病变相关,又独立于Aβ影响认知功能(可能通过血管完整性机制)。
- 蛋白质稳态:血浆蛋白合成与认知正相关,而降解过程呈负相关,提示系统性蛋白稳态对AD的重要性。
- 免疫机制:外周免疫激活是认知衰退的独立风险因素,与术后脑炎症和感染加重痴呆的临床证据一致。
- 突触蛋白:NPTXR在四个队列中均显示认知保护作用,但部分突触蛋白可能作为神经损伤标志物升高。
研究局限性包括未调整药物影响(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以及纵向数据的有限性。未来需验证SMOC1等蛋白作为生物标志物的预测效能。
【全文结束】